
費良勇
在華盛頓1月6日暴力衝擊國會事件中,據當地警方宣布,已有4人死亡,52人被逮捕,14名警察受傷。國會設施遭到打砸,混亂不堪,猶如911恐怖襲擊事件重演,令人悲哀和愤慨。
美國代理國防部長米勒1月6日發布了關於華盛頓特區國民警衛隊全面啟動的聲明:”米利主席(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我剛剛分別與副總統、佩洛西議長、麥康奈爾領袖、舒默參議員和霍耶議員就美國國會大廈的局勢進行了交談。我們已經全面啟動了特區國民警衛隊,協助聯邦和地方執法部門和平處理這一局勢。我們準備根據地方當局的要求,在必要和適當的情況下提供額外的支持。我們的人民宣誓捍衛憲法和我們的民主政府形式,他們將採取相應的行動。”
根據迄今為止的信息,華盛頓1.6事件有如下看點和教訓。
- 川普已經被排除在美國的核心領導集團之外。美國的國防部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美國法定最高級別的軍職,相當於各國的三軍參謀長),副總統、眾議院院長、參議院共和黨多數黨領袖等已經站在一起。在此之前,美國的多個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駁回了川普方的50多次有關大選的訴訟。所以,美國的立法、司法、行政和軍方都已經排開了川普。
- 川普借助軍事力量翻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雖然軍職最高,但並沒有軍事作戰指揮權,而是總統和國防部長行使軍事作戰指揮權的助手。可是,處理國內危機並不是對外作戰,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畢竟握有實際軍權,他負責召集和協調參謀長聯席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副主席、陸軍參謀長、空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和美國國民警衛局局長組成,是最高的軍事諮詢機構。而且,聯合參謀部也是直屬他的參謀機構。他同國防部長、副總統、議長等站在一起,顯然不會在處理國內危機上聽從總統指揮。另一方面,根據美國的戰爭權力法,國會能夠約束總統對外發動戰爭。推而論之,面對國內危機,更能有效約束總統濫用軍事力量。
- 絕大多數美國公民的理性還是比較高的,極端者只是極少數。曾有傳聞說,1月6日至少有150萬美國人將帶槍到華盛頓向國會示威。甚至有人吹噓,示威者將高達4百萬至7百萬人。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結果,據組織者自己宣稱,也僅僅3萬人。實際上可能更少。這說明,經過長期民主熏陶的公民,民主素質還是比較高的。民主美國不會像專制中國那樣,一個寡頭發瘋,全國上下癲狂。
- 川普喪失民心,丧失國際支持,大大丟分,削弱了影響力。不僅反川派和中間派進一步反彈,許多共和黨人也離川普而去。德國、法國、英國、歐盟、加拿大、纽澳等政治家都譴責1.6暴力事件。因為任何民主法治國家都必須維護社會秩序與政府運作,無法容忍暴力占領政府機構,任何訴求都不可以暴力逾越法治界線。他們普遍認為,1.6事件是欺騙撒謊,宣揚暴力和仇恨的結果。原本支持川普的右翼政治家,也譴責暴力攻擊國會事件,並表態支持拜登當選總統。隨著川普下台,歐洲右翼的活動也告一段落。
- 隨著民粹主義的氾濫,美國和全球的民主制度都面臨威脅和考驗。信仰民主的人士要團結起來,完善民主制度,尊重基本的民主原則,保障人民能夠自由選舉國家領導人。選舉總是有輸有贏。要贏得起也輸得起。輸了就掀桌子,沒有證據就指責勝利方作弊,欺騙和煽動自己的追隨者亂搞一通,這就成為民主的破壞者。另一方面,要立法嚴懲選舉舞弊行為。
- 衝擊國會的死難者令人嘆息悲哀。死難者自認為是民主的捍衛者,但可能被視為民主的破壞者。結局類似中國文革時期的武鬥死難者,死得不值。無論如何,我們對他們表示哀悼,並對他們的家屬表示同情和慰問。
- 美國社會的分裂對抗令人擔憂。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陷入前所未有的激烈對抗。共和黨內部也嚴重分化。1.6事件可能導致有人提出彈劾川普,但難度很大,而且川普還剩下不到兩週執政時間,很可能讓他拖延到1月20日。川普始終不服輸,權力交接會出現史無前例的尷尬場面。而且,川普畢竟有大量的追隨者,不甘寂寞,拜登執政將面臨巨大壓力。但願美國的民主制度能夠度過難關,與時俱進,不會陷入中國文革動亂那種泥潭之中。
- 中共政權和俄羅斯政權等專制集團是1.6事件的獲益者。他們很高興看到1.6事件的發生。他們可以據此攻擊醜化美國及其民主制度,美化、鞏固和拖延專制制度。
- 面對血淋淋的事實,臉書、推特、油管等網絡媒體一齊封鎖川普的帳號,防止他擴大事態。有人說,這是言論審查。其實,說這種話的人顛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他們根本不懂新聞自由和言論審查。媒體敢封殺總統言論,正說明他們是無冕之王,有新聞自由。反過來,總統用權力箝制言論,要求媒體都姓黨,無條件服從自己的旨意,不許妄議中央,否則媒體將遭到封殺,這才是言論審查和新聞管制。這樣的總統就是獨裁者。另一方面,當你可以自由發表文章,支持或者反對川普,沒人封殺你的帳號,沒有警察請你喝茶,沒有軟禁和跟踪你,你沒有被以各種罪名(如尋釁滋事罪、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關押判刑,那就說明你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每個人要保持獨立思維,當理性的支持者或反對者,但不要成為喪失理性,發瘋發狂的追隨者或極端對抗者。
2021年1月7日 寫於紐倫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