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当主编,抢劫别人成果

 

《纽约时报》驻加拿大女记者凯瑟琳. 波特( Catherine Porter)颠倒黑白,力挺邪恶,把中国民运界对盛雪劣行的揭露和批评,诬陷为“一场无情的诽谤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一场协调一致的攻击”。波特信口雌黄,罔顾事实,缺乏媒体人的起码道德和素养。

众多人士所揭露出来的盛雪问题,全是事实。可是,一帮力挺邪恶的人,硬说是攻击了盛雪,其中包含有教授头衔的人士。我这里不多说,只讲“盛雪当主编——浊世留丑”这件事,这可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在学术界,这是明火执仗,公开抢劫的罪恶呀!剽窃别人成果,说到底只是小偷小摸。盛雪一瞬间,就将别人13年的血汗据为己有,而且是在别人生命垂危之际进行巧取豪夺。盛雪的面首张小刚还胡说黄河清想沾盛雪的光。教授们、专家们,抢劫别人的学术成果是“伟大的事业吗”?值得推崇吗?抢劫犯很伟大,而揭露和抓获抢劫犯的人反而应该受到谴责吗?

骗子总是有市场的。但是,无论盛雪如何欺骗拉拢多少个波特,或者多少个波特心甘情愿为虎作伥,骗子就是骗子,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敬请大家重读下面这篇旧文。

 

费良勇

2019年4月8日

 

盛雪当主编——浊世留丑

费良勇

固定链接: https://fdc64.de/个人文集/盛雪当主编-浊世留丑

 

盛雪自吹,为民运付出了很多,损失了很多。有人也如此吹嘘盛雪。我并不否认盛雪为民运做过许多工作,但如果说盛雪为民运损失了很多,未必见得。很多人为民运付出了青春、时间、金钱、甚至生命。盛雪虽然也为民运付出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也得到了许多,包括名利金钱等。我从来不否认功利思想。我认为功利思想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之一。一个人只要尽力追求自己的理想,施展才能,尽心干事,取得成绩,自然会获得人们的赞许,获得名利,这都是很正常的。但若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那就过分了。本文分析盛雪当主编浊世留丑的教训。

 

 

黄河清与《当代中国史稿》

 

黄河清(1946.05.06-2014.04.03),号九曲澄,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温州师范学校。曾任中小学教师,并参加新疆建设兵团,一度经商,后开始写作,成为国际笔会中国

独立笔会成员。1998年底,他将王策被捕的消息及其《回国上书声明》发布到海外,策动救援王策的工作,被中国政府拘捕关押,后被驱逐出境,流亡于西班牙。因癌症

去世,享年六十八岁。黄河清先生正气凛然,反对专制,以推动中国的民主进步为己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黄河清先生身患绝症后,仍然呕心沥血编撰史书。2013年4月,他的历史巨著《当代中国史稿》由天语出版社出版。他出版此书的夙愿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有志者,事竟成,令人感叹!这本巨著有136万字,厚达1040页,记录了1949年至2009年中国当代60年历史的方方面面。书中包含列传七十(如科学家列传、地主列传、知青列传、右派列传、文革列传、六四列传、灾难列传等),运动三十(如土改运动、反右运动等)、本纪十五(如毛泽东本纪、蒋介石本纪等),表八(如人文地理体制官位表、灾难表等)。

 

司马迁当年忍辱负重,写出流芳百世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以成败论英雄,实录历史,精辟点评,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史学时代。针对1949年至2009年的60年当代中国史,中国和外国已经出版过数十种史学书籍,但绝大部分不是马屁著作,就是歪曲写作,错把中共党史作国史,甚至把毛撒旦当圣人,将流氓暴君的权谋当思想,虚美隐恶,欺骗当世,误导后人。黄河清的《当代中国史稿》继承和发扬了太史公秉公直书的史学精神和述评结合的写作风格,虽然也描写帝王将相,但更侧重写底层民众典型人物,特别是如实叙述人民的灾难。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中国御用文人和外国学院派对中国当代史述评的垄断。《当代中国史稿》是继辛灏年先生《谁是新中国》之后,又一部拨乱反正、受当世和后人景仰的史学大作。2013年10月在多伦多召开的“第6届全球支持中国和亚洲民主化大会”期间,同时举办了黄河清先生的新书发布会。但很遗憾,黄河清先生因病未能到场。

 

 

康熙字典的主编并非康熙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1),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六年。因由康熙下令编撰,并且成书于康熙年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但康熙皇帝并没有要求担任该书的主编。按说,拍板和下令编撰这本书,调集人力物力编书,并且亲自过问进度和问题,康熙担任主编,有合理之处。他有权有势,一言九鼎,他要是提出当主编,谁敢反对。当然,人们可以说,康熙已有九五之尊,没有必要当一本书的主编。那样可能反而有损皇帝的威严。但是,对于贪得无厌的君王政客而言,说不定也想捞个大文豪头衔青史留名呢。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康熙本人的影响力远远不及《康熙字典》。

 

 

对历史一窍不通的盛雪如何当上了史学巨著的主编

 

盛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读书甚少。她自己向身边人透露,她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没有读过。一个朋友到她家去,看到她家有一些书,随手拿起一本问她,她说她没有读过,再拿起一本问她,她还是没有读过。这个朋友在盛雪家住了几天,读了几本书,再问盛雪,盛雪还是一无所知,而且说,读这些书没有用。友人感到很奇怪。这些书同民运有很大关系,作为民运负责人,怎么能够完全不看这些书呢?所以,这个朋友得出一个结论,盛雪是一个不喜欢读书之人。

 

盛雪根本就没有读过史学著作,根本就谈不上有史学专长。一个根本不喜欢读书的人,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怎么就当上了史学巨著的主编,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黄河清想出版自己编撰的《当代中国史稿》,盛雪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同黄河清联系,并联系了天语出版社负责人潘永忠。黄河清发愤编书的事迹感动了潘永忠。潘永忠不考虑盈亏,决定帮黄河清出书。可是,定稿时,赫然出现主编盛雪的字样,潘永忠感到很震惊,就打电话询问黄河清。黄河清说,盛雪想当主编,就让她当吧。

 

无容置疑,黄河清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要盛雪担任“主编”,一定是盛雪向黄河清私下提出当主编的。出书之前,盛雪和潘永忠等人一起在西班牙同黄河清面谈过,当时根本就没有提到过“主编”问题。盛雪究竟是如何提出要求的,黄河清先生已经辞世,世人已经无从知晓。

 

史学著作本身就包含了编和撰,这本书完全是黄河清一人所编写,体现的完全是黄河清一个人的思想,何来另外的“主编”呢?试问,盛雪在这本史学大著中究竟做了什么工作,写了哪一篇,哪一章,哪一段,体现出什么思想?对黄河清的编撰,提出了那些创造性的建言?别说出书之前,即使出书之后直到现在,也不说全书通读,盛雪读过这本书百分之一的内容吗?

 

盛雪为了扬名,竟然在这本史学著作中加上了“主编:盛雪小简介”,竭力吹嘘自己。其文字数量远远超过了黄河清的作者介绍,喧宾夺主。

 

无论盛雪如何解释,有几点是肯定的:第一,这本历史巨著是黄河清一人编撰的,真正的作者和主编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黄河清自己;第二,黄河清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让盛雪当主编,是盛雪自己提出并使用各种手段迫使黄河清同意其担任主编的;第三,盛雪压根儿就没有任何资格担任此书主编。

 

笔者注意到,有良知有水平的人士,一拿到《当代中国史稿》,看到主编是盛雪时,马上就不屑一顾地问,怎么主编是盛雪?盛雪自以为当这本书的主编可以青史留名,殊不知是浊世留丑。

 

 

盛雪“发扬光大“了国内学术界的不正之风

 

中共集古今中外各种糟粕恶行于一身,导致全社会大腐败,国内的学术界也不例外。

但像盛雪这样捞名腐败的,还没有听说过。笔者为此询问过两位友人。一位在北大当教授,一位在香港某大学担任教授。北大友人告诉我,目前在中国利用权势关系出书,担任主编,捞取名利的人不少。主管官员利用权势担任主编,吃别人的成果,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些“主编”,本身没有什么学识修养,水平不高,但出生官僚家庭,是红二代红三代,或者会逢迎拍马,有权势和关系。他们能够拿到国家的所谓文化项目,拿到资助,研究出版费用,然后聘请一些写手,东抄西拼,编出书来。他们自己也可能写一些文章,有的甚至请人代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些人担任主编,实际上不管编书,不尽职责,只是为了捞钱捞名。虽然这些人的能力学识根本不够担任主编,但他们有权势和关系,能拿到项目和经费等,也是出了力的,并非完全不劳而获。香港友人说,内地学术界很腐败,香港相对好得多。香港是自由社会,也是商业社会,报刊杂志和书籍的主编,都要尽心尽职才有竞争力。没有听说一本书虚设一个主编的。

我又问道,有没有一个人编撰的史学专著,让另外一个人担任主编的现象?两位教授都明确回答:“没有听说过,如果有,肯定不恰当。”如果说笔者寡闻少见,那么,这两位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交友众多的教授也没有听说过的事情,我想,即使有,也非常罕见,甚至真的就没有。如此腐败的中国都没有出现这种丑事,但在民运界竟然发生了,这是不是太丑陋了呢?盛雪是不是把国内学术界的不正之风移植到了海外,并创造性地“发扬光大”了呢?

历史巨著《当代中国史稿》是一本很好的书,可惜设置了一个完全多余、根本不够格的“主编”,开创了一个极端腐败恶劣的通吃别人成果的先例。

 

 

德国高官因论文剽窃下台

 

2011年3月2日,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先生因论文抄袭风波宣布辞职。古滕贝格是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阵营的新秀,曾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他2007年的博士论文中未充分交代引用来源,有剽窃之嫌,其母校贝罗伊特大学(Bayreuth University)撤销了他的博士头衔,宣称他“严重违反”该校标准。他倍感压力而不得不辞职。

 

2013年3月9日,德国教育部长夏凡(Annette Schavan)女士重蹈覆辙,也因论文剽窃风波宣布辞职。夏凡于1980年在杜塞尔多夫大学递交了博士论文。2013年3月5日,该大学宣布取消她的博士学位。因为经调查发现其博士论文中有大量未标示出处的原文挪用。默克尔总理在夏凡辞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赞夏凡为推动德国教育和科学政策作出了杰出贡献,把德国教育事业放在首位,而把自己个人的事情放在第二位,是一位最受人尊敬的出色的教育部长。夏凡表示,自己辞职并非因为大学取消了她的博士头 衔,而是不想给政府及基民盟带来更大的损失。

 

 

盛雪公开攫取别人成果

 

平心而论,两位德国部长的博士论文,引证不清楚,多少还有疏忽的成分。当然,这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所谓抄袭或剽窃,说到底无非是对别人成果的“小偷小摸”,但盛雪这个百分之百的外行担任史学巨著《当代中国史稿》的领衔主编则是强行要挟。无论其过程如何,从最终结果来看,是“明火执仗,公开抢劫”,把别人在生命垂危之际呕心沥血奋斗出来的成果攫为己有。即使盛雪声辩说,作者黄河清排名在前,主编盛雪排名在后,人们也可以认定,盛雪至少公开鲸吞了黄河清一半的成果。人们随便拿起一份报刊,或者一本书籍,是主编重要,还是其中的作者重要?谁的思想更突出?谁占据主导地位?谁的工作更多?谁的名气更大呢?

 

共产党篡改历史为专制服务。盛雪虽然对历史一窍不通,却善于利用历史为自己服务。

盛雪利用辛亥革命一百年大祭宣扬自己与辛亥革命毫不相干的祖父,为自己造势扬名。她还篡改民阵的历史以宣扬自己。这同她担任历史巨著的“主编“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做实在太出格了。

 

盛雪还有许多其它问题被揭露出来,民阵内部早有呼声要求盛雪辞职。但盛雪至今还赖在民阵主席位置上,对民阵伤害极大,这完全丧失了自知之明。

 

 

2015年6月10日 写于 纽伦堡至卡尔斯鲁厄来回火车上

2015年8月1日 修改于 纽伦堡

(全文大约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