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盛雪对“主编丑闻”的诡辩

 

费良勇

 

我在《盛雪当主编-浊世留丑》一文中指出:“无容置疑,黄河清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要盛雪担任“主编”,一定是盛雪向黄河清私下提出当主编的。出书之前,盛雪和潘永忠等人一起在西班牙同黄河清面谈过,当时根本就没有提到过“主编”问题。盛雪究竟是如何提出要求的,黄河清先生已经辞世,世人已经无从知晓。”

 

盛雪反驳说:“既然世人已经无从知晓,凭什么无容置疑,一定是绝不可能?”

 

盛雪这样说的目的很明确,想要说成是黄河清主动提出让她当主编的。盛雪以为这样就可以变丑闻为“美闻”,重新变“浊世留丑”为“青史留名”,殊不知更加暴露了盛雪的丑陋心态。大家可以看出,盛雪自己已经意识到她向黄河清提出要求或要挟当主编是恬不知耻的行为。盛雪认为,死无对证,只要说成是黄河清主动提出要她当主编的,她就是名正言顺的“主编”了。这样一来,我们还有几点需要分析:

 

首先,从常识上判断,黄河清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让盛雪担任主编。一个人花费十多年功夫甚至可以说是毕生精力,在生命垂危之际呕心沥血编撰出来的史学大著,会主动让他人,而且是一个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外行担任主编吗?按照常理,作者可能希望请一位或几位特别有名望的人,或者对他帮助很大,且很有水平的人为自己的著作写序。但是,黄河清没有请任何人写序。全书只有黄河清写的自序。而且,书的后记也是黄河清自己所写。黄河清连序都不让外人写,还会主动请人当主编吗?黄河清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他难道不知道盛雪对历史一窍不通吗?

 

其次,从交往上判断,黄河清绝不可能主动提出让盛雪担任主编。黄河清是为了救援王策受到中共迫害于1998年底流亡西班牙的。在国内同盛雪没有交往。独立中文笔会是2001年7月成立的。盛雪不是创始会员。盛雪在更晚的时间才可能同黄河清交往。据盛雪自己叙述,同黄河清两次相聚,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10月。也就是说,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到黄河清2014年4月去世,总共只有两年多时间。两人谈不上深交。所以,在黄河清去世后于2014年4月3日发布的治丧委员会和生前好友名单上,有潘永忠的名字,并没有盛雪的名字(见附录1)。黄河清认识的名人能人多的是,盛雪没有排上前列。

 

第三,从创作立意和主编定义上讲,盛雪绝对不可能是主编。黄河清在后记中指出,他“从千禧年起意,2007年动笔,中间因罹患癌症手术停了一个月,这十多年都在搜集资料、撰写这部《当代中国史稿》。”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主编”有两个含义:1. 负编辑工作的主要责任;2. 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黄河清在认识盛雪许多年前就已经立意编写这本书,并搜集资料着手编写,仅仅因为手术停了一个月,13年如一日辛劳不停。盛雪有哪点创意?负了什么主要责任?何时成为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盛雪在黄河清去世后的回忆文章中说:“我做了最省力的事——主编。”这的确是世界上最省力的“主编”,一下子就掠夺了作者的创意思想和13年血汗。几乎所有的响马强盗都望尘莫及。

 

第四,从同仁同行和友人角度,没有任何人会认同盛雪这个“抢劫来的主编”。美国的流亡作家郑义先生说:“《当代中国史稿》是黄河清独立修撰的当代中国历史著作。详尽记录一九四九年至二零零九年的当代中国的事件与人物近千条,并作出个人精辟简练的评价。”试问盛雪,你记录了那一条?做了哪一条评价?

 

第五,退一万步说,假如黄河清请盛雪当主编,盛雪要是有半点自知之明和廉耻之心,会接受吗?一个对历史一窍不通的人,出任历史巨著的主编,就不怕遭到世人的谴责和嘲笑吗?

 

也许有朝一日,盛雪及其追随者者可以宣称,是盛雪首先出主意出力气编撰这本书,黄河清无非是帮忙收集资料编辑打字的写手罢了。通常一本书如果既有主编,又有作者,总是主编排名在前,作者排名在后。盛雪及其跟随者甚至可以宣称,让黄河清排名在前,是出于尊重黄河清,是盛雪主动让贤,不争名夺利,充分体现了盛雪的宽大胸怀。这样,盛雪吞吃了别人的成果,还落得好名声。有道是,如果无人探究竟,一生真伪有谁知?

 

 

盛雪又造新谣

 

盛雪在回应文字中又旧病复发,再次造谣中伤。盛雪真是说谎成性,不说谎话就会度日如年。我这里不得不逐一辟谣。

 

盛雪说:“该攻击文章涉及到的潘永忠先生看到此篇攻击文章后,带病来电谈了几个小时。”其实,不是潘永忠主动打电话给盛雪的,是盛雪发电邮向潘永忠提问,潘永忠电话回复她的提问。

 

盛雪说:“潘永忠说,他从来没有对费良勇说过那些话。”潘永忠在电话上告诉我:“我对盛雪说,我回忆了两年前我对老费的回答:‘我看到定稿上写上了盛雪是主编,我对董欣说,我要向黄河清核实一下。我与黄河清通了电话。黄河清说:盛雪想担任主编,我没有意见,我同意(大意是这样)。’”潘永忠还说:他还特意向盛雪说明了,来电询问者不止老费一人。潘永忠还表示:我当年说了些什么重要么?你们在讨论盛雪合不合适担任《当代中国史稿》的主编?却把重点放在我说了什么? 这不是在舍本逐末吗?

 

盛雪说:“潘永忠对于有人借用他的名字攻击我表示遗憾和致歉。”潘永忠告诉我:“是这样的,我们谈了民阵这几年的问题,其中盛雪提出了,某人时常借用你(潘永忠)的名义说话,你从来不站出来说明,使外界有你在支持某人的误解。我解释了,你(盛雪)不是也借用我的名义说事,我有站出来否定吗?在结束谈话时盛雪祝愿我的病体早日康复之类。我对这些年使用我(潘永忠)的语言造成对她的不适致歉。这是礼遇语言嘛。”

 

盛雪又说:“感谢河清兄对我的赞赏和信任,我为此做了一点努力非常荣幸。任何人利用一个已经故去的人做为武器进行攻击,只能昭显此人的品质。”盛雪真是脸皮厚,事到如今,还为当上主编感到“非常荣幸”,毫无廉耻之心。揭露盛雪抢当主编,正是为了维护故去者及其家属的名誉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正义。难道盗窃抢劫别人名誉权和知识产权者彰显出高贵品质,而揭露不良行为者反而品质恶劣吗?

 

关于盛雪当主编一事,我同潘永忠讨论过多次。我认为,这是鲸吞别人成果,非常无耻。我曾举例说,假如一个核科学家写了一本书,另一个对核科学一窍不通的高中生政工干部当主编,你认为恰当吗?潘永忠认为当然不恰当。我又说,史学虽然是一个比核科学通用性更强的专业,但也是一门学科。一个史学的门外汉也是不能当历史著作的主编的。而且盛雪根本就不可能为编撰这本书出力。她顶多就是在出版时做了一点联系工作。这点事务性的工作根本就不是主编的工作。而且,这点工作量同作者的工作量比较起来微不足道。盛雪当主编这件事,将成为盛雪的丑事,也是民运界的丑事。

 

彭小明先生2012年10月就在《北京之春》网站上发表了《建议习近平主动取消伪博士称号》一文(见附录2)。盛雪在同一个月当上民阵主席,接着竟于2013年4月就当上了《当代中国史稿》的伪主编。

 

2015年8月7日 回复盛雪的诡辩和谎言

************************ ************************* ***********************

 

附录1:

黃河清先生逝世 治喪委員會 【訃告】
(博讯北京时间2014年4月05日 来稿)

2014年4月3日

中國流亡作家、中國民主運動推動者、《劉賓雁紀念文集》主編黃河清先生因癌症長期醫治無效,於2014年4月3日凌晨一點零二分不幸去世,終年六十八歲。

 

黄河清先生1946年5月6日出生於浙江溫州,畢業於溫州師範學院。早年任中、小學教師,並參加新疆建設兵團。此後一度經商,後開始寫作,並成為國際筆會中國獨立作家分會會員。黃河清先生長期投身中國民主運動,曾擔任中國民聯陣—自民黨中央政務委員。

 

1998年底,時任中國民聯陣—自民黨主席的王策回國上書,敦促中國政府啟動政治改革,黃河清先生在國內為其作了周密的安排接待工作。王策被捕時,黃河清不顧自身安危,將王策被捕的信息及其《回國上書聲明》發布到海外,及時推動救援王策的工作。黃河清先生因此被中國政府拘捕關押,後被驅逐出境, 定居西班牙,開始流亡生活。 流亡期間,黃河清先生推進中國民主事業初衷不改,並利用海外自由言論空間開始寫作。除了時政評論、詩詞散文外,還出版了《中國沒有明天》和長達一百三十六 萬字的煌煌巨著《當代中國史稿》。此外,他受“劉賓雁治喪委員會”委託,曾擔任《劉賓雁紀念文集》主編,主持文集的編輯工作,他也是《王若望文集》和海外流亡作家唯一散文文集《不死的流亡者》的編輯。

2009年黃河清先生因罹患癌症,歸國治病途中,在上海機場遭中國政府攔截,拒絕入境,並被遣返西班牙。此後幾經周折,延誤了治療最佳時機。

黃河清先生一生行俠仗義,正派耿直,公德浩然,嫉惡如仇又心懷悲憫,其文針砭時弊或回憶往事,鉤沉歷史或描繪現實,熱情洋溢、草根繁茂、正氣凜然,是一位文以載道,以天下事為己任的中國知識人。黃河清身處民間底層,安於清貧,生活簡樸,但其言論獨立,行為剛正,踐行理想不遺餘力,人格風範高尚質樸,堪為當代中國獨立知識人的典型。

而今河清君溘然逝去,中國又失去了一位耿直不阿的真理追尋著和家國命運托命人、殉道者,我們失去了一位真誠的友人,思之令人倍感心痛!

黃河清先生火化儀式定於2014年4月5日在西班牙馬德裡殯儀館舉行。遵死者生前遺願,後事從簡。

謹此沉痛訃告。
願黃河清先生在天之靈安息!
殯儀館地址:西班牙馬德里
Funeraria Tanatorio Av De Los ROSALSE,36 28041

黃河清治喪委員會 黃河清生前好友

王策、李力、朱光、陳立群、北明、鄭義、馮素英(羊子)、邵中子、熊若磐、梁連發、陳邁平、胡平、林牧晨、潘永忠、孫維邦、薛超清、程凱、劉真、 嚴正學、朱春柳、沈良慶、戴紹民、鄭玉林、陳世裕、(簽名截止美東時間4月3日晚上10:00,大陸時間4月4日上午10:00.請簽名的朋友回覆陳立群 信箱qunli99@gmail.com)
************************ ************************* ***********************

 

附录2:

建议习近平主动取消伪博士称号

彭小明(德国)

如果中国不出意外,习近平即将在中共十八大党代会登上总书记大位。在此之前他担任着中共中央常委和中央党校校长的职务。这里谨向习委员校长提一个 简单易行的建议,在十八大或登基之前,做一件震慑人心的好事:自行宣布取消他那个备受各界诟病的清华大学伪博士学位。这类学位是高校的马屁学官因太子党干 部感到缺少学历招牌,在官场厮混不爽而故意便宜设置的“水货”学位。获取这类学位的不止习近平一人。他们浑水摸鱼得手之后,此一门路已经关闭。习近平 1966年小学毕业,应入初中时恰遇文革爆发,父亲习仲勋是“反党集团”成员遭到批斗和关押,祸及子女,习近平也受到强烈冲击,抄家、拘禁。几乎丧失了起 码的学习环境,数理化和外语知识基本空白。1969年初中“毕业”到陕北插队,当时如果埋头读书,肯定会被鉴定为“白专”倾向,不可能担任生产队长,入 党。而他入党不久1974年被推荐进入清华化工专业。按蒋南翔1975年右倾翻案时的评定,当时的清华工农兵学员水平还抵不上文革前的中专生,文革后统一 认定为相当于大专学历。习近平清华毕业后出任国防部长秘书,进入上层政治权力圈。此后到福建、浙江和上海等外省市出任县市省各级职务,1998到2002 年参加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班”学习,由此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他没有经过硕士学位的训练和考试,照理根 本就没有资格攻读博士。长期在外省市担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也不可能到北京来听课。据《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访美期间入住美国朋友的家庭以示友 好,生活中无法与家庭主妇对话,连基本的英语单词都不会说,完全靠手势表达。此项报道说明,习近平连最基本的英语能力都很缺乏。这一现象在本世纪的中国研究生中是绝少的例外。除了特别情况以外,那种“人文马列”学科的外语一般都是英语。他的外语程度如此空白,这个博士的含金量就更要大打折扣。

习近平在党校讲话说:“年轻干部最需要注意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问题”。习校长为什么不来一个从我做起,宣布摆脱这个受人奚落的假文凭困扰?据网上介绍,薄熙来在策划宫廷政变的计划中要搞一次文凭打假,目标之首就是习近平。这类消息至少说明,习近平的假学位不得人心,是一块烂皮疮疤,不慨然揭去,越烂越臭。不但不添光彩,倒是致命要害。孔子说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有道德的人犯了过错,就好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会看在 眼里。如果知道错了,立刻就改正,人间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善行)。如果习近平能够走出这一步,必对党风和社会道德有强烈的震撼。或许可以带动全社会树立道德 新风。对于习近平本人来说,切割一块痈疽,更切除了一块心病,或许反而增进了自己的威望。

法国大革命后的84之夜,巴黎国民会议上许多同情革命的贵族激动地宣布放弃世袭的特权,引起了社会的强烈震撼,甚至直接推动了《人权宣言》的诞 生。请习近平校长读读这一则法国革命的小故事。如果真的心怀天下爱人民,就应从自己做起,先放弃假文凭,然后进行真正的改革,推行阳光法案,让党和官员接 受监督,让民主和宪政在中国开花结果。

 

作 者: 彭小明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2年10月25日19:50